千萬別把房子送給小孩!專家教你省下百萬房地合一稅的秘訣!

千萬別把房子送給小孩!專家教你省下百萬房地合一稅的秘訣!
文章目錄

今天要和大家深入探討一個許多人容易掉入的陷阱:輕率地將房子贈與給子女,卻忽略了可能因此損失百萬甚至更多稅金的風險。這個問題,不僅僅是單純的財產移轉,更牽涉到複雜的房地合一稅計算以及相關的法律規範,稍有不慎,就會讓你的財產規劃產生嚴重的漏洞。


送房子的隱藏代價:增值越多,虧損越大!

許多長輩抱持著「讓子女輕鬆擁有房產」的美好心願,選擇將辛苦積累的房產直接贈與給子女,認為這樣子女就能省下大筆購屋資金。然而,這看似簡單的決定,卻可能埋下巨大的稅務風險。因為房地合一的稅制設計,未來房價增值幅度越大,子女在出售時需繳納的房地合一稅也就越高,甚至可能遠遠超過你當初預期的節省金額。這不僅會讓子女承擔沉重的稅負壓力,更可能讓原本的善意之舉,變成一場難以預料的財務災難。


賣房子的兩大稅金:細說持有稅與交易稅的計算方式

在進行房產交易時,必須仔細了解可能產生的兩種稅金:持有稅和交易稅。

持有稅:精算交屋日前的持有成本

持有稅包含水電瓦斯費、地價稅、房屋稅等,這些費用會根據實際持有天數進行比例計算,並在交屋時進行清算。交屋前由屋主負擔,交屋後則由買方負擔。舉例來說,如果一間房子在今年8月1日完成買賣點交,屋主在今年5月繳納了1000元的房屋稅(課稅期間為前一年7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),那麼屋主就需要將7月份的房屋稅比例 (1000元 / 365天 * 31天 ≈ 85元) 補償給買方,以確保交易的公平性。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水費、電費、瓦斯費以及地價稅等其他費用。

交易稅:土地與房屋的獲利分別課稅

交易稅的計算則相對複雜,因為房產是由土地和房屋兩部分組成,因此出售時的獲利也需要分別計算,並根據土地和房屋的取得日期,適用不同的課稅方式和稅率。 民國105年之前取得的房產適用舊制課稅方式,房屋獲利會併入每年5月的綜合所得稅申報,而土地的獲利則需要另外繳納土地增值稅。而民國105年之後取得的房產則適用新制,也就是房地合一稅。


時間決定課稅標準:舊制與新制的差異比較及案例分析

計算交易稅的方式,會因為房產取得的時間而有所不同,這也是許多人在進行房產交易時容易混淆的地方。

取得時間課稅方式計算方式案例
民國105年以前舊制(房屋併入所得稅,土地另計土地增值稅)房屋成本需要提供充分的證明文件,房地可以選擇拆算或使用核實認定的方式計算。若無法提供成本證明,則根據房屋是否屬於高價住宅,採用不同的計算公式。一間在民國95年取得的房子,原價500萬,113年以1000萬售出,若有完整成本證明且房地已拆算,則房屋獲利部分併入所得稅,土地獲利部分則繳納土地增值稅。
民國105年以後新制(房地合一稅)房屋與土地合併計算,依持有期間長短,稅率從15%到45%不等,預售屋換約也需課徵房地合一稅,並需另外繳納土地增值稅。一間在民國110年取得的房子,113年以1000萬售出,則需根據持有期間計算房地合一稅,並另外繳納土地增值稅。

舊制的計算方式相當複雜,需要專業人士協助才能確保正確性。而新制的房地合一稅雖然看似簡化了計算流程,但高達45%的最高稅率,仍讓許多民眾望而卻步。


實價課稅時代來臨:更精準的稅負計算與政府政策的影響

為了抑制短期炒作不動產,政府實施了實價課稅制度,並在民國105年1月1日之後,對取得的不動產實施房地合一稅。即使房地合併計算,土地增值稅仍需另外繳納,這也讓許多民眾在進行房產交易時,需要更加謹慎地評估相關的稅務成本。


贈與 vs. 買賣:避稅策略的關鍵抉擇與成本差異

贈與和買賣的取得成本計算方式大相逕庭,這是造成許多人稅務規劃錯誤的主要原因。贈與的取得成本是以贈與時的房屋評定現值加上土地公告現值,再乘以消費者物價指數計算,而買賣則以當初的成交價為準。因此,贈與的取得成本通常遠低於買賣成本,這也直接影響到未來出售時需要繳納的房地合一稅。


避免高額稅負的策略建議:善用贈與免稅額度與其他避稅方法

如果你計劃將房產留給子女,建議善用每年每人244萬元的贈與免稅額度,逐步贈與子女現金,累積足夠的資金後,再以買賣的方式將房產轉讓給他們。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取得成本,降低未來出售時的稅負壓力。


受贈房產的解決方案:深度解析自住免稅額與重購退稅的條件與限制

若已經受贈房產,想要出售並節省稅金,可以考慮以下兩種方式:

一、自住400萬免稅額:嚴格條件下的避稅良方

符合連續自住滿六年,且六年內未曾將房屋出租、營業或作為其他用途,且總獲利在400萬元以內的條件,即可享有400萬元免稅額。超過400萬的部分,則以10%的稅率計算。然而,所謂的「居住事實」並非單純的戶籍登記,國稅局會根據水電費繳納紀錄、看診記錄、車輛ETC紀錄等多種證據來認定是否符合自住條件。

二、重購退稅:換屋族的稅務優惠與細節說明

如果你計劃換屋,並且符合出售前一年符合自住條件、買賣前後皆有設籍居住,且在兩年內完成買賣移轉程序等條件,則可以申請重購退稅。退稅比例會根據出售房屋與購買房屋的價格高低而有所不同,小屋換大屋可以全額退稅,大屋換小屋則按比例退稅。 另外,非自願交易的七種情況,例如繼承、離婚等,也可享有20%的低稅率。


常見房地合一稅問題Q&A

以下整理幾個常見的房地合一稅問題:

問題答案
我賠錢賣,也需要申報房地合一稅嗎?是的,不管賺錢或賠錢,都必須在移轉後30天內申報。
我有符合全額退稅,就不用繳稅嗎?不是,重購退稅流程是先繳稅後退稅,時間約需3-6個月。
重購退稅要自住多久?目前沒有明文規定,只要能向國稅局說明清楚即可。
預售屋換約可以重購退稅嗎?不行,預售屋無法設戶籍居住。但若在2年內完成B預售屋移轉,仍有符合資格的可能性。
夫妻贈與的取得成本、時間如何計算?以第一次贈與前配偶取得日和取得時間為準,可合併持有時間。

希望以上資訊能幫助你更好地了解房地合一稅,避免不必要的稅務損失。如有任何疑問,歡迎留言或加入我的 LINE 社群「房產知識家」,我會盡力協助您解決問題。


瘋狂設計師 Chris
老師傅 Mark
Home Type 家居 是一個致力於提供實用資訊的居家裝潢與設計平台。由具有超過20年裝潢工程經驗的專家 Mark 創立,我們的內容涵蓋從居家裝潢設計、水電維護、建築材料選擇,到家具與家飾的搭配技巧。此外,我們還提供買屋驗屋的詳細指南,幫助購屋者在購房過程中避開陷阱,選擇最適合的居所。我們的宗旨是透過專業的知識與經驗,讓每位讀者在家居裝潢過程中都能少走彎路,輕鬆打造舒適、實用且美觀的居家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