夢想家園還是陷阱?預售屋廣告不實的那些事
最近楊謹華買預售屋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,原本廣告主打窗外就是一片綠油油的網球場,每天都能享受運動的活力氛圍,結果交屋後,窗外的網球場竟然變成了室內網球館!原本的開闊視野全被遮蔽,心情也跟著鬱悶了起來。雖然法院最後判決沒有廣告不實,但這件事凸顯了消費者和建商之間認知的巨大落差。很多糾紛的產生,都源自於「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」,就像網路上那些「照騙」美食一樣,照片看起來超美味,實際送來卻讓人大失所望!預售屋也是如此,在購買前務必睜大眼睛,仔細確認所有細節,才不會讓夢想變成惡夢。
除了景觀,預售屋還有哪些陷阱?
除了戶外景觀,公設也是糾紛的重災區!建商最愛利用美輪美奐的渲染圖、3D動畫,打造出一個彷彿人間天堂般的夢幻社區,游泳池、健身房、兒童遊戲區…樣樣俱全。但實際交屋後,你以為的奧運規格游泳池可能只是個小池塘,兒童遊戲區也可能只是個小小的溜滑梯…這落差感,比吃到縮水版的雞排還要令人心碎!更別提有些建商會用「二工」的方式來蓋公設,也就是在取得使用執照後,偷偷加蓋一些原本不在規劃內的設施,企圖魚目混珠。但這些二工公設很可能因為違規而被拆除,到時候不只損失金錢,還得面對一堆麻煩事,真的是得不償失!我之前就親身經歷過一個案例,一個知名建案的豪華泳池和 SPA 池,就是因為二工被檢舉而遭台北市政府查封,住戶們原本期待的休閒設施一夕之間化為烏有,氣得他們組成自救會,還選出了自己的里長,專門處理與建商的糾紛!
都市更新也算廣告不實嗎?
都市更新本身並不構成廣告不實,關鍵在於建商當初是如何向消費者承諾的。如果合約上白紙黑字寫著保證永久棟距、無敵景觀,結果後來因為都市更新而有所改變,那建商就難辭其咎了。就像楊謹華的案例,如果當初合約有保證永久的網球場景觀,結果現在被網球館擋住,那就可以告建商違約,要求賠償。所以在簽約前,一定要仔細確認合約內容,尤其是關於景觀、棟距等重要事項,最好能請專業人士幫忙檢視,才能確保自身權益。
台灣人為什麼愛買預售屋?
Lynn 認為預售屋對年輕人來說負擔比較小,頭期款可以分期付款,減輕了購屋初期的經濟壓力。而且還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進行客變,打造出更符合自己生活習慣的居住空間,也不用擔心老屋需要翻新整修的問題。我再補充一點,不只年輕人,許多中年人也偏愛預售屋!因為不用一次拿出大筆現金,資金運用更彈性,可以有更充裕的時間準備後續的款項。有些建商甚至會提供各種優惠方案,例如低自備、工程零付款等等,吸引消費者購買。但要注意的是,預售屋的付款方式有很多種,有些建商會把裝潢費用也包含在總價中,讓你貸款成數更高,但也變相墊高了房價,需要仔細評估,衡量自身的財務狀況。
預售屋的優點總整理
優點 | 說明 |
---|---|
頭期款負擔小 | 可以分期付款,減輕購屋壓力,讓資金運用更靈活。 |
客變彈性 | 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修改格局、建材等,打造夢想中的家。 |
屋齡新 | 不用擔心老屋的漏水、壁癌、管線老舊等問題,省去後續維修的費用和麻煩。 |
鎖定價格 | 可以用現在的價格買到未來的房子,如果房價上漲,就有機會賺取價差。 |
裝潢選擇多元 | 可以自行選擇喜歡的裝潢風格,或是選擇建商提供的裝潢方案,省去自行尋找設計師的麻煩。 |
預售屋有哪些缺點?
預售屋最大的風險就是爛尾!如果建商資金週轉不靈、經營不善,或是遇到其他不可抗力因素,導致房子蓋不下去,那就血本無歸了。之前新聞報導的「樹林爛尾樓」事件,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,讓許多購屋者血本無歸,也造成社會的不安。所以在挑選預售屋時,一定要慎選建商,最好是上市櫃公司,財務狀況比較透明,也比較有保障。另外,也要注意營造廠的品質,好的營造廠可以確保施工品質,降低日後產生糾紛的風險。
買預售屋該注意哪些事?
- 慎選建商和營造廠: 選擇財務穩健、信譽良好的公司,可以參考他們的過往建案,了解他們的施工品質和售後服務。
- 仔細審閱合約: 注意付款方式、交屋時間、違約責任、建材設備規格等條款,最好能請專業人士,例如律師或代書,幫忙檢視合約內容。
- 實地考察周遭環境: 了解附近的機能、交通、學區、公園綠地等,以及未來發展規劃,例如是否有捷運站、商場等建設。
- 不要輕信銷售話術: 保持理性,不要被一時的優惠或促銷活動沖昏頭,仔細評估自身的財務狀況和需求。
- 尋求專業人士協助: 可以諮詢律師、房地產專家或驗屋公司,提供專業的意見和協助。
- 留意建商的廣告與實際狀況是否相符: 特別是景觀、棟距、公設等,避免日後產生糾紛。
- 了解預售屋的付款方式和履約保證機制: 確保自身的權益,避免建商捲款潛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