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!小宅當道,生活型態大轉變!
現在房價高得嚇人,年輕人買房簡直比登天還難!室內十幾坪做兩房已經是常態,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創造舒適的生活?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深入探討的重點!小宅的定義大約落在室內25坪以下,以前20坪就能輕鬆規劃出兩房,現在權狀27、28坪的兩房,其中一間可能還得委屈地塞進一張單人床!這年頭,連睡個好覺都變成一種奢侈…(嘆)
想當年,室內設計兩房大約落在20坪左右,現在沒有個權狀27、28坪,根本別想擁有兩房,而且其中一間可能還只能放單人床,轉個身都嫌擠!這根本就是逼死人嘛!
房型 | 以前坪數 | 現在坪數 | 心情 |
---|---|---|---|
兩房 | 20坪 | 27-28坪 | 藍瘦香菇 |
地球還是要自轉,日子還是要過,建商為了控制總價,只能在坪數上動手腳,越做越小,很多東西能省則省,餐桌、雙口爐、大水槽…通通跟你說掰掰!以後可能得在客廳茶几上吃飯了(拭淚)。難道小資族就沒有擁有舒適生活的權利嗎?當然不!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逆襲小坪數的空間限制!
小宅配置大作戰:動線規劃是決勝關鍵!
小宅設計第一招:縮短動線!動線越短,坪效越高,空間機能性就越強!走道越少越好,重複利用率越高越好,最好是能一步到位,達到「瞬間移動」的境界!
讓我們以浴室為例,台灣浴室的標準配備通常是:開門→馬桶→臉盆→淋浴間/浴缸,走完一圈都要喘了。但在寸土寸金的東京或香港,浴室設計可是一步到位:開門→馬桶正前方,臉盆在右邊,浴缸在左邊,俐落又有效率!同樣大小的浴室,香港的設計可以多放超多瓶瓶罐罐,坪效直接翻倍,是不是超神奇?
縮短動線本身沒有任何缺點,但需要專業的空間思考能力,才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最大的坪效!這可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辦到的,必須要像我這種經驗豐富的設計師才行(撥髮)。
科技加持,小宅再升級!智能家居和移動家具,真的好用嗎?
除了縮短動線,還有什麼錦囊妙計可以拯救小坪數的空間困境?變形家具和機能五金也是小宅的好幫手!像是電動升降床、翻轉式餐桌、隱藏式收納等等,聽起來都很厲害,但實際用起來又是另一回事…
解決方案 | 優點 | 缺點 | 設計師真心話 |
---|---|---|---|
變形家具 | 增加空間使用彈性 | 不符合人性,容易閒置 | 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,最後常常變成大型垃圾… |
機能五金 | 提升收納效率 | 需要額外空間安裝,價格也比較高 | 好用是好用,但荷包君表示心痛… |
雖然變形家具看起來很酷炫,但使用率常常不如預期,人性就是懶惰嘛~桌子拉出來就懶得收回去,東西堆上去就更不想動了。久而久之,這些變形家具就變成佔空間的裝飾品,還不如一開始就規劃好固定的家具配置。
台灣人的斷捨離和收納習慣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,沒有乾淨的地面,移動家具也施展不開啊!如果真的要使用移動家具,建議搭配電動升降或移動裝置,省力又方便!不然每天搬來搬去,手都快要斷掉了…
智能家居也是未來的趨勢,燈光、空調、保全系統整合在一起,動動嘴巴就能控制,簡直是懶人福音!以後連動一根手指頭都免了,躺在沙發上就能掌控一切,多爽啊!
智能家居發展大致分為五個階段:
- 傳統家庭:什麼智能設備都沒有,一切靠手動,回到原始人的生活…
- 定製家庭:預設模式,例如 Motel 的情境燈光控制,增添浪漫氣氛(誤)。
- 網路家庭:透過網路控制家中設備,例如智能燈控,手機在手,天下我有!
- 主動家庭:利用感應器偵測環境變化,自動調整設備,例如濕度控制,讓家裡永遠保持舒適狀態!
- 伴隨家庭:智能設備與人互動,提供生活協助和情感支持,例如健康監測和陪伴聊天,以後再也不怕孤單寂寞覺得冷了!
目前台灣大概處於第四階段,正要邁入第五階段,未來充滿無限可能!智能家居雖然不是小宅的唯一解法,但絕對是不可避免的趨勢!
向上發展!垂直空間的無限可能!小宅也能有大容量!
面積不夠,高度來湊!小宅可以利用垂直空間,創造更多收納和使用空間,讓你的小窩瞬間變大!
- 夾層:雖然不完全合法,但可以增加使用面積,缺點是高度受限,可能會有點壓迫感。
- 錯層設計:階梯式的樓板設計,可以增加下方空間的高度,讓你在家裡也能體驗高低起伏的樂趣!
- 光膜天花:輕薄的設計,節省天花板空間,又能提供柔和的照明,讓你的家看起來更明亮寬敞!
- 縱柱收納:商用空間常用的收納方式,可以有效利用垂直空間,收納量大又省錢,CP值超高!
打破思維,小宅大改造!重新定義空間,創造無限可能!
除了硬體上的改造,觀念的改變也很重要!跳脫傳統思維,才能創造更舒適的小宅生活!
- 浴室變更衣室:將其中一間浴室改成更衣室,增加收納空間,解決衣物爆炸的困擾!主浴室可以設計成二進式或三分離,提高使用效率,再也不用擔心搶廁所的問題!
- 多元化空間:餐桌可以是工作桌、書桌,甚至是茶几,讓空間發揮最大的效用!一張桌子多種用途,省錢又實用!
- 善用畸零空間:將畸零空間改造成收納空間,例如 L 型空間的轉角櫃,讓每個角落都物盡其用!
- 打破尺寸限制:不要被制式的尺寸限制住,例如 L 型櫃體可以加厚其中一邊,增加收納空間,同時不影響動線!
- 色彩學運用:淺色地板、深色牆壁可以讓空間看起來更大,視覺效果加分!
- 鏡面反射:鏡子可以放大空間感,但要注意清潔問題,不然就會變成指紋收集器…
小宅設計心法:不只解決問題,更要滿足心靈!
設計不只是解決問題,更要滿足業主的心理需求,打造一個有故事、有溫度,符合個人生活方式的空間。我會深入了解業主的興趣、背景、生活習慣、人生故事、星座血型…(喂!),將這些元素融入設計中,讓空間更有個性,更有家的感覺!
小宅改造終極秘笈
解決方案 | 說明 | 設計師小叮嚀 |
---|---|---|
動線規劃 | 縮短動線,提高坪效 | 動線規劃是室內設計的靈魂! |
智能家居 | 整合設備,提升便利性 |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(懶惰)! |
移動家具 | 增加空間彈性 | 請三思而後行,不要衝動購物! |
垂直發展 | 利用高度,創造更多空間 | 向上發展,空間無限! |
多元化空間 | 重新定義空間功能 | 一物多用,CP值爆表! |
色彩學運用 | 放大空間感 | 顏色選對了,空間就放大一半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