廚房收納大作戰!打造完美廚房格局,告別廚房雜亂!

廚房收納大作戰!打造完美廚房格局,告別廚房雜亂!
文章目錄

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擾:廚房永遠是家中最容易凌亂的空間,即使看了無數收納教學影片,也總是在一週內打回原形。別擔心!其實廚房的收納問題,很多時候並非你的收納技巧不足,而是從廚房格局就已經埋下了禍根。今天,就讓我來分享如何根據不同坪數和使用習慣,打造出最適合你的廚房格局,讓你的廚房乾淨整齊,輕鬆做料理!


從格局下手,打造理想廚房

想要擁有乾淨整齊的廚房,第一步就是要根據住宅坪數,設計出最適合的廚房格局。以下,我會針對不同廚房類型,提供詳細的規劃建議:


窄長形一字型廚房的規劃重點

窄長形的一字型廚房是中古屋和老屋的常見格局。如果不想動到隔間牆,我建議可以先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:

  • 優化空間感與採光:將門扇換成玻璃拉門或折疊門,提升空間感和採光。
  • 保留充足走道寬度:至少保留 70-75 公分走道寬度,方便行走和使用下方櫥櫃抽屜。若深度足夠,則建議保留 90 公分,方便雙人通行。
  • 善用對側牆面:在廚具對側牆面增加收納櫃,例如層板、牆面洞洞板或及腰的備餐櫃,提升收納機能。
  • 動線規劃:冰箱與水槽相鄰,水槽與爐台不相近,提升使用順暢度和安全性。
項目建議備註
門扇玻璃拉門或折疊門提升空間感和採光
走道寬度70-75 公分 (深度足夠則建議 90 公分)方便行走和使用櫥櫃抽屜,雙人通行
對側牆面層板、牆面洞洞板、備餐櫃增加收納機能
動線規劃冰箱→水槽→爐台 (水槽與爐台不相鄰)提升使用順暢度和安全性


開放式廚房的設計秘訣

現在最流行的設計是將封閉式廚房改為開放式,透過拆除局部牆面擴充廚房空間,模糊客廳與餐廚界限,讓空間感更寬敞。

  • 隔間處理:拆除隔間牆後,建議改為玻璃拉門或折疊門,兼顧空間大小和油煙問題。
  • 廚檯深度:廚檯深度至少 60 公分,使用才方便。
  • 中島設計:若要架設中島,可在中島上方加裝玻璃拉門或折疊門,創造空間彈性。

雙一字型(二字型)廚房的規劃

不論是原本封閉式改開放式,或是原本就開放式的一字型廚房,要升級成雙一字型廚房,最重要的是依照空間深度決定廚檯深度。

  • 空間配置:通常將烹飪區安排在同一側,對側打造成備餐櫃、電器櫃或中島。
  • 走道寬度:兩側牆面最少距離 90-120 公分,方便轉身或兩人交會。
  • 吧台或中島:外側的吧台或中島稍微加高,可遮蔽料理檯面,營造咖啡吧台氛圍。
  • 電器櫃整合:將電器櫃整合在料理區的對側牆面,方便料理動線分流。
  • 嵌入式廚電:若非預先規劃好嵌入式廚電,建議先量好尺寸訂製備餐櫃。冰箱規格較不統一,建議不要被系統櫥櫃包覆,以免日後更換困難。

L 型廚房的設計優勢

如果空間有餘裕,L 型廚房能更細膩地分流料理機能。

  • 功能區分:爐台與水槽分邊安排,爐具下方可嵌入烤箱或拉籃,水槽下方安排洗碗機。
  • 中島結合:單邊可結合中島餐桌,上方加裝吊架擺放酒杯或裝飾。
  • 解決畸零空間:使用活動五金拖拉出深櫃,活化畸零空間;運用下拉五金或電動升降機能櫃體,提升高櫃收納的便利性。


ㄇ字型廚房的空間規劃

ㄇ字型廚房在空間上有絕對優勢,動線分成三個連貫的面向,可將水火分離,提升使用順手度和安全性。

  • 走道寬度:走道寬度至少 100-120 公分,包含廚具深度的總寬至少 200 公分。
  • 機能配置:三面分別規劃爐台、水槽、電器櫃或冰箱,呈現三角關係。
  • 空間需求:建議至少 4 坪以上。
  • 收納規劃:爐台區安排炒鍋、盛菜盤等,電器櫃與火源分離,提升安全性。一邊可整合中島與餐桌,提升空間整體感。

瘋狂設計師 Chris
老師傅 Mark
Home Type 家居 是一個致力於提供實用資訊的居家裝潢與設計平台。由具有超過20年裝潢工程經驗的專家 Mark 創立,我們的內容涵蓋從居家裝潢設計、水電維護、建築材料選擇,到家具與家飾的搭配技巧。此外,我們還提供買屋驗屋的詳細指南,幫助購屋者在購房過程中避開陷阱,選擇最適合的居所。我們的宗旨是透過專業的知識與經驗,讓每位讀者在家居裝潢過程中都能少走彎路,輕鬆打造舒適、實用且美觀的居家空間。